新智大咖说 焦利博士:智能城市运营思路探讨
时间:2021/09/10
新智认知举办了一堂题为“智能城市运营思路探讨”的讲座。互联网科技领军人才、智能城市建设先锋,北京邮电大学博士焦利,结合20多年行业积累的实践经验,从智能城市发展趋势、整体架构、评价体系、运营模式等多个维度,对智能城市的演变历程及可持续运营发表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演讲既有多年行业经验的分享,也有对智能城市建设本质的剖析,让参会人员对智能城市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
智能城市发展趋势
新技术新理念打开新格局
5g、ai、云等技术从实现降本增效到价值创新,应用方式从浅层/特例到深层/平台,从行业通用场景走向行业生产场景,应用范围从局部支撑扩展到业务全流程,催生孵化出更加智能的应用场景,创造出更加智能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加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新时代,智能城市建设的理念要求纷繁复杂,重点可归纳为:简约、敏捷、融合,最重要的就是可持续运营,不能重建设轻运营,要以客户为中心,充分发挥生态伙伴的优势,通力合作,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城市。
数字孪生:智能城市新赛道
数字孪生是针对物理世界中的物体,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构建一个在数字世界中一模一样的实体(映射),借此来实现对物理实体的了解、分析和优化。从更加专业的角度来说,数字孪生集成了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ml)等技术,将数据、算法和决策分析结合在一起,建立物理对象的虚拟映射,监控物理对象在虚拟模型中的变化,在问题发生之前进行预警。从数字城市、智能城市到新型智能城市,再到今天的新基建、后疫情时代的数字孪生城市,智能城市建设运营理念持续升级。
智能城市整体架构
智能城市的整体架构看起来很复杂,大道至简,目前整体架构可分为三层。
底层是共用类的物联感知系统
智能城市的神经末梢,构建统一的智能城市物联网基础平台,存储各类智能化系统及终端设备监控状态信息与通过代理服务抽取底层数据,同时实现物联网数据的开放,构建数字孪生生态体系。
中层是通用类的城市运营中心
智能城市中枢神经系统,物联设备获取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加工,形成业务、服务,触达用户,作为智能城市的ioc,城市运营中心可以应用于决策支持、危机预警、协同调度等,集中、高效、实时联动,纵向提升综合职能,横向贯通专业分工。
顶层是应用类的功能
运营中心赋能各行各业,比如智能社区、智能园区、智能农业、智能文旅、智能交通、智能养老、智能住建,具体应用还有很多,但底层逻辑相似,即以智能城市为底座。
智能城市的评价与管理
智能城市评价体系
智能城市系统可从四方面进行评量:
①政府的战略规划,反映政府发展智能城市的意愿
②是否有足够的技术基础支撑智能城市建设
③智能城市理念已经渗透的领域,反映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④城市是否拥有可持续的创新能力,预示着未来智能城市的发展前景
智能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了解智能城市的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前景,引导城市发现自身智能城市建设的短板,挖掘自身的潜力,将智能城市建设与自身需求相结合,稳步提高智能城市的发展水平,让市民拥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智能城市总集管理
智能城市研发与交付的逻辑不一样,技术牛人并不一定能交付成功,要想实现项目的顺利交付,需要做到以下8点:
①建立精干有力的总集组织架构;②总集团队参与项目全生命周期;③总集项目管理贯穿整个项目交付&运维过程;④建立生态合作体系,与供应商携手交付;⑤制订科学完善的供应商管理机制;⑥定期进行供应商考评,实行供应商分级管理;⑦构建顺畅的项目沟通协调机制;⑧建立全面的项目风险管理体系。
智能城市运营模式与道路
运营模式
经过多年行业积累,智能城市形成五类运营模式:政府独资、政府投资企业运营、政企合资、ppp模式、企业独资,各个模式各有千秋,不同的城市应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合理化选择。
运营之路
运营主体要以城市资源赋智整合者、运营服务生态建立者、市场化运营主导者的身份定位,职责是以“资本 技术”方式,从“规划、融资、建设、运营”等流程上,支撑智能城市建设,弥补政府在专业人员支持、资金投入、科学规划、管理和运营经验等方面不足,大体流程包括3步:
首先要实现城市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已有资源数据,协助建设方对未实现数字化的资源进行数字化;
其次明确基于城市资源的链接路径,整合现有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城市iot资源、融合城市全部数据资源;
第三利用城市的数据资源,基于城市运营平台,实现各个专业运营服务生态的接入,提供2c、2b、2g的运营服务。
新智认知作为城市数智运营商,始终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通过定期邀请行业大咖到公司分享先进理念、思想,为团队赋能,以更好地应对实践、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